about

古典家具里的“漆”文化



中国古典家具的工艺繁多

同样的木材,不同的配件

就能让木匠们“玩”出花来

今天就聊聊古典家具里的“漆”文化


中国漆艺是细腻、温暖和静穆的美,独成一脉艺术体系,呈现中国深邃内敛、兼具厚重与华彩的哲学与人文。


我们的祖先采摘天然漆树汁作为日用品的增固材料,然后加工调色,然后雕刻和研磨,从而形成不同气质和颜色的家具和工艺品,构成了中国漆器的辉煌篇章。



千年积淀,使得我国髤漆工艺种类成千上百。王世襄先生曾删繁就简,将其总结为十四种,分别有“色漆、罩漆、彩绘、描金、螺钿、百宝嵌”等。“漆之为用也,始于书竹简,而舜作食器,黑漆之,禹作祭器,黑漆其外,朱画其内”,这一历史记载,印证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大漆最早的国家。


漆的最初意义在于器用。


漆器在茶道中的运用可以说得上是最为广泛的了。干泡茶台、犀皮茶盘等等都是漆之为用的具体表现。匠人们在四季中找寻最合适的时间、温度、湿度与环境,一遍又一遍的上漆、打磨、补灰、揩青、推光……成就一件件独一无二的漆饰文华。



香味中的香盒也是油漆工的一大用途。文振亨在《长物志》中谈到香盒时说:“宋朝的盒子颜色优于珊瑚。在古代,有一个剑环、两朵花和三个人物,还有一个五色的油漆轮胎。刻法深浅,随妆露色,如红花、绿叶、黄心、黑石等。”简而言之,香盒的生产材料应该是无异味的,可以全年保持温暖。



明代《髹饰录》记载的漆工艺表现技法就达497种。在诸多的髤漆工艺中,剔红虽属雕漆之一种,但王世襄先生没讲雕漆,而是直接用了“剔红”,因为雕漆最主流的便属剔红。剔红妆饰是最绚丽的粉彩,在漆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,少则八九十道,多则一二百道,到一定厚度后描上画稿加以雕镂,最后烘干、磨光,是为剔红工艺。


红色的开始在唐代,古拙为尚,宋代兴起,至元成巅峰,明继元风,明中叶至清,逐渐精致纤细,五彩缤纷。元代著名的名人杨茂和张成制作的红色工具令人惊叹,在中国工艺史上享有盛誉。




历史的偶然,让南宋临安城一个普通的铺垫名垂千古。保存良好的“南宋” 花鸟剔红长箱静静地躺在东京国家博物馆里,为了摆放衣服而制作的长箱被精心保存。


人们对这个剔红长箱的评价是——南宋剔红的标准器。它比之后世的明清剔红,漆层薄而坚固,保存状态也更为完好,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古代日本并没有外族侵入的影响,也没有经历巨大的社会震荡,因此被妥善保存了起来。



元代是剔红具标志性意义的一个时代。元代剔红器名匠杨茂与张成,便属浙江西塘的一张名片。“杨成”者,杨茂与张成合称,其剔红作品在日本视同拱璧,凡是学习或从事剔红制作的人,便都称作“堆朱杨成”。宋亡后,嘉兴西塘漆器进一步发展,形成“嘉兴派”,代表性人物便是杨茂与张成,都以剔红名满天下。


元朝虽年祚短暂,但制漆工艺异常发达。张成增加了髹漆层数,并在打磨工艺上下足苦功,只见线条不见刀痕,显得十分浑厚。其剔红题材有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花卉等,因作品传世不多,故弥足珍贵。



明初承元风,张成之子张德刚统领果园厂制剔红,亦是风华绝代,一时红风蔚然。清代乾隆嗜好剔红,造办处的牙雕匠皆成剔红工,使得乾隆剔红最精最细最炫也最丽,烘托出繁华盛世的荣光。



人有前半生和后半生之说,套到这件“明永乐 乾隆御题剔红雕双凤莲花盏托”身上的话,它的前半生随明清王朝的兴衰起伏,近六百年的岁月过去了,其上雕刻的双凤和缠枝莲花依然鲜亮饱满,只有到处可见的裂纹显示着它度过了一段不短的岁月——但相比那些动辄千万年的“老前辈”来说,它还年轻得很,它的后半生才刚开始……


 

物无贵贱,人有精粗,天下何事不足以成诗,天下何物不足以成美?漆器之制,是亮丽的古风,是厚重笃实的华夏文明,亦是如诗如画、密意浓情的中国人的生活风尚。



了解、购买、咨询红木家具及价格行情信息